♫♫《阿姜 查的禪修世界》 觀 ★動畫 ♫♫
影片描述
上傳日期:2016-06-25
作者簡介
阿姜查·波提央(Chah Phothivan,1918-1992),
近代泰國最著名的法師之一。9歲出家,
20歲正式受戒為比丘。
1946年通過最高級正規佛學課程考試後,
開始托缽行腳,尋師訪道。
1948年,他在森林中與20世紀偉大的森林禪師阿姜曼相遇,
獲得重要的啟發,改變了他的修行方法。
1954年回到家鄉吳汶省巴蓬森林,追隨者日多,
於是有了著名的巴蓬寺。
2002年,在泰國境內與世界各地,巴蓬寺的分院共計超過兩百座。
阿姜查的修行方式有兩大特色:頭陀行與禪定體驗,
兩者都是延續迦葉尊者重視苦行的精神而來。
他的教導方式簡明深遠,吸引了不少西方人士前來受教。
阿姜查不斷地重複強調:修行的道場就是我們的身心,
在我們的六根裡,在我們接觸外境中去觀照。
我們必須在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接觸外境的當下,
去仔細覺察,心如何被這些外境物件引發出不同的反應,
而這些反應又如何構成我們一連串的行為,
以及一連串的喜惡分別的制約反應。
阿姜查以非常淺顯活潑的比喻,
讓我們知道如何在這個修行道場裡用功,
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內心的光明、清靜與喜悅。
他的方法歸納起來,就是戒、定、慧三學。
這三個步驟好像是一個連續、互相關聯的過程。
把觀察我們自己的內心作為起始和核心,
阿姜查指導我們如何超越、放下和不執著。
展開影片描述
阿姜查·波提央(Chah Phothivan,1918-1992),
近代泰國最著名的法師之一。9歲出家,
20歲正式受戒為比丘。
1946年通過最高級正規佛學課程考試後,
開始托缽行腳,尋師訪道。
1948年,他在森林中與20世紀偉大的森林禪師阿姜曼相遇,
獲得重要的啟發,改變了他的修行方法。
1954年回到家鄉吳汶省巴蓬森林,追隨者日多,
於是有了著名的巴蓬寺。
2002年,在泰國境內與世界各地,巴蓬寺的分院共計超過兩百座。
阿姜查的修行方式有兩大特色:頭陀行與禪定體驗,
兩者都是延續迦葉尊者重視苦行的精神而來。
他的教導方式簡明深遠,吸引了不少西方人士前來受教。
阿姜查不斷地重複強調:修行的道場就是我們的身心,
在我們的六根裡,在我們接觸外境中去觀照。
我們必須在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接觸外境的當下,
去仔細覺察,心如何被這些外境物件引發出不同的反應,
而這些反應又如何構成我們一連串的行為,
以及一連串的喜惡分別的制約反應。
阿姜查以非常淺顯活潑的比喻,
讓我們知道如何在這個修行道場裡用功,
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內心的光明、清靜與喜悅。
他的方法歸納起來,就是戒、定、慧三學。
這三個步驟好像是一個連續、互相關聯的過程。
把觀察我們自己的內心作為起始和核心,
阿姜查指導我們如何超越、放下和不執著。
2016-06-26 18:38:46 塵海 說:
2016-06-26 14:21:58 pop 說:
2016-06-25 14:55:17 仙姑娘 說:
2016-06-25 11:57:01 looking 說:
感謝荳荳好友分享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