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光大師 的勉勵
影片描述
上傳日期:2012-02-13
印光大師開示 《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頁五六至五七復葉福備書》
「無論在家在庵,必須敬上和下,忍人所不能忍,行人所不能行;
代人之勞,成人之美;靜坐常思己過,閒談不論人非。
行住坐臥,穿衣喫飯,從朝至暮,從暮至朝,一句佛號,不令間斷;或小聲念,或默念。
除念佛外,不起別念;若或妄念一起,當下就要教他消滅。
常生慚愧心,及生懺悔心。
縱有修持,總覺我工夫很淺,不自矜誇。
只管自家,不管人家;只看好樣子,不看壞樣子。
看一切人皆是菩薩,唯我一人實是凡夫。汝果能依我所說而行,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。」
印光大師一生,於惜福一事最為注意。衣、食、住等,皆極簡單粗劣,力斥精美。民國十三年(1924),余至普陀山,居七日,每日自晨至夕,皆在師房內觀察師一切行為。師每日晨食僅粥一大碗,無菜。 師自云:「初至普陀時,晨食有鹹菜,因北方人吃不慣,故改為僅食白粥,已三十餘年矣。」食畢,以舌舐碗,至極淨為止。複以開水注入碗中,滌蕩其餘汁,即以之漱口,旋即咽下,惟恐輕棄殘餘之飯粒也。至午食時,飯一碗、大眾菜一碗。師食之,飯、菜皆盡。先以舌舐碗,又注入開水滌蕩以漱口,與晨食無異。 師自行如是,而勸人亦極嚴厲。見有客人食後,碗內剩飯粒者,必大呵曰:「汝有多麼大的福氣,竟如此糟蹋!」此事常常有,余屢聞友人言之。又有客人以冷茶潑棄痰桶中者,師亦呵誡之。以上且舉飲食而言,其他惜福之事,亦均類此也。
(摘自弘一法師《略述印光大師之盛德》)
展開影片描述
「無論在家在庵,必須敬上和下,忍人所不能忍,行人所不能行;
代人之勞,成人之美;靜坐常思己過,閒談不論人非。
行住坐臥,穿衣喫飯,從朝至暮,從暮至朝,一句佛號,不令間斷;或小聲念,或默念。
除念佛外,不起別念;若或妄念一起,當下就要教他消滅。
常生慚愧心,及生懺悔心。
縱有修持,總覺我工夫很淺,不自矜誇。
只管自家,不管人家;只看好樣子,不看壞樣子。
看一切人皆是菩薩,唯我一人實是凡夫。汝果能依我所說而行,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。」
印光大師一生,於惜福一事最為注意。衣、食、住等,皆極簡單粗劣,力斥精美。民國十三年(1924),余至普陀山,居七日,每日自晨至夕,皆在師房內觀察師一切行為。師每日晨食僅粥一大碗,無菜。 師自云:「初至普陀時,晨食有鹹菜,因北方人吃不慣,故改為僅食白粥,已三十餘年矣。」食畢,以舌舐碗,至極淨為止。複以開水注入碗中,滌蕩其餘汁,即以之漱口,旋即咽下,惟恐輕棄殘餘之飯粒也。至午食時,飯一碗、大眾菜一碗。師食之,飯、菜皆盡。先以舌舐碗,又注入開水滌蕩以漱口,與晨食無異。 師自行如是,而勸人亦極嚴厲。見有客人食後,碗內剩飯粒者,必大呵曰:「汝有多麼大的福氣,竟如此糟蹋!」此事常常有,余屢聞友人言之。又有客人以冷茶潑棄痰桶中者,師亦呵誡之。以上且舉飲食而言,其他惜福之事,亦均類此也。
(摘自弘一法師《略述印光大師之盛德》)